什么是柴窑?什么是柴烧?
什么是柴窑?什么是柴烧?


古代著名瓷窑之一,故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传为五代周世宗柴荣指令建造,故名。当时称为御窑,到宋代始称柴窑。
很多人对柴窑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在中国还有比汝窑更稀有的瓷器,那就是存在于“传说”中的柴窑。为什么要说是传说?因为谁也没有见过柴窑。
柴窑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瓷器,后周皇帝柴荣的官窑,被称之为诸窑之冠,也是唯一以人姓氏命名的官窑瓷。柴窑在历史上出现过很短的时间,被尊为中国的“瓷皇”位列五大名窑之首,柴、汝、官、哥、钧、定。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对于研究柴瓷和想要拥有它的人来说,其真面目一直是一种美丽的梦幻。其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描绘几乎尽善尽美地诉说了它无比迷人的魅力。柴窑颜色并非简单的天青色,是雨正在过去,天空露出青白这一时刻的云的颜色。
柴窑因为存世时间短,所以非常的稀少,古人称之为“柴窑最贵,世不一见”。即使是在古代,柴窑都是很难见到的一件,这足见其稀有程度。在明朝的时候,柴窑已经是非常珍贵的瓷器,在清朝的时候柴窑彻底消失。
关于柴窑,五代、宋、元的文献中并无记载,直到明代才提及。明初洪武年间曹昭《格古要论》中云:“柴窑:柴窑器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姓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膩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
明谢肇《五杂俎》中说:“陶器,柴窑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与金翠同价矣。盖色既鲜碧,而质复莹薄,可以装饰玩具,而成器者杳不可复见矣。
明张应文《清秘藏》中记载:“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此必亲见,故论之如是其真。余向见残器一片,制为绦环者,色光则同,但差厚耳……”
柴窑像一颗巨星昭示着人们,它高贵、传奇。从历史上从未间断过,人们也从未放弃对柴窑的追寻。
当代人们还有着另一个说法,就是用松柴作为燃料进行烧制陶瓷的窑,称之为柴窑。但传统的烧窑艺人依然非常重视“柴窑”这个词的神圣意义,把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称之为柴烧。
现代柴烧技法所追求的是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追求自然朴实的视觉效果以及温厚的触感,是人们厌倦了极度工艺化,追求返璞归真所产生的新的审美。
自然灰釉通常是粗糙亚光的,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在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质感,及各种颜色的变化,留下了火曾驻足过的痕迹,自然而无粉饰之气。
柴烧的魅力,无法用言语形容得一清二楚,烧制中的偶然性展现了其特点,而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触其中朴实得惊艳的美妙。
885选号网 “观若官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674728848@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