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只壶——掇只柴烧紫砂壶的鉴赏
掇只壶——掇只柴烧紫砂壶的鉴赏


柴烧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工艺和卓越的品质,在世界茶具市场上享有盛誉。其中,掇只壶作为柴烧紫砂壶中的一种知名品牌,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众多茶艺爱好者和收藏家追捧的对象。
紫砂茶具“掇只壶”,古穆森严、浑朴圆润、大气磅礴。其壶嘴玉韵秀气,其制壶胎薄而坚致,工整而规,壶形浑圆高贵,壶钮扁圆,壶把浑圆如耳,带圆底圈足。今天来谈谈掇只柴烧紫砂壶的鉴赏?
此款掇只壶由降坡泥全手工精制,灵动且曼妙,器型特别,饱满且甘泉内藏,壶嘴挺翘,出水爽利,胥出自然;压盖子母线咬合紧密,保证了气密性,茗香不散;壶钮如灯如炬,圆润喜人,拿捏适手;弯把上丰下收,曲度自然流畅,把执有力。
“掇只”是柴烧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
掇只柴烧紫砂壶的鉴赏
《宜兴县志》中记载的掇只柴烧紫砂壶之所以价值连城,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之手。邵大亨是清朝中期的制壶名家,经他之手做出的柴烧紫砂壶以朴素和有风骨见长,南京博物院收藏有邵大亨的“一捆竹壶”,“鱼化龙壶”,“风卷葵壶”等几件作品,无不精美绝伦,气度不凡。
掇只壶是由莲子壶改变的壶型,把莲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盖里也变化成双层,这也许是掇,落起来的最初起因吧;后来冯友庭与程寿珍师徒把掇只脖子加高,盖更接近半圆型,壶钮也更圆;这样就像三个落起来的球,所以叫掇球。究竟是先有掇只、还是掇球,实在是无从考究。
掇只壶因其造型像宜兴当地以前使用的一种装调料、糖果的容器“掇子”,所以又被称为“掇子”,因为“子”是入声,现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发音,逐渐传为“掇只”,实为勘误。
掇只壶始创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柴烧紫砂壶制作领域的佼佼者。掇只壶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纹饰,完美地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一只掇只壶都经过精心挑选的紫砂泥料,由熟练的工匠手工制作而成,保留了柴烧紫砂壶原始的天然质感和独特的味道。
在掇只壶的鉴赏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壶的外观和造型。掇只壶的设计多样,有方形、圆形、扁壶等各种形状,每一种形状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寓意。同时,掇只壶的纹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些纹饰往往与自然景观、动物或传统文化有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掇只壶的泥料和工艺也是鉴赏的重点之一。掇只壶采用的是优质的紫砂泥料,这种泥料质地坚实,色泽深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可以更好地保存茶叶的香气和口感。而制作过程中的工艺也是至关重要的,掇只壶的制作工艺独特,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包括挑选泥料、制作成型、雕刻纹饰等,每一步都需要工匠们精心打磨,力求做到极致。
掇只壶的功能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掇只壶不仅仅是一种装茶的容器,它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浸泡茶叶的效果,能够更好地提升茶叶的口感和香气。此外,掇只壶还具有良好的倒水和滤茶的功能,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提供更好的品茗体验。
总之,掇只壶作为柴烧紫砂壶中的一种知名品牌,在柴烧紫砂壶的鉴赏中独树一帜。其独特的设计风格、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卓越的功能,使得每一只掇只壶都成为艺术品般的存在。对于喜爱茶文化和收藏柴烧紫砂壶的人来说,掇只壶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选择。
作者提醒关注:视频号:观若茶器 抖音号:御品源柴烧 抖音号:观若陶瓷旗舰店
885选号网 “观若官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674728848@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