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汉瓦柴烧紫砂壶
什么是汉瓦柴烧紫砂壶


汉瓦柴烧紫砂壶,源自于中国江苏宜兴市的汉瓦村。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之一,柴烧紫砂壶因其特殊的制作工艺和优异的品质而备受珍视。在中国,柴烧紫砂壶被誉为“茶艺之冠”,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历史渊源
汉瓦柴烧紫砂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当时,宜兴的柴烧紫砂壶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开始向全国扩散。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于用汉瓦泥制作的柴烧紫砂壶具有质地细腻、色泽纯正、手感舒适等特点,成为了宜兴柴烧紫砂壶中的佼佼者。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和乾隆年间(1736-1795),汉瓦柴烧紫砂壶逐渐走向繁荣,并且开始出口到东南亚和欧洲等国家。
二、制作工艺
1.原料选择:汉瓦柴烧紫砂壶的主要原料是岳阳红、苏州黄和宜兴紫泥,其中以宜兴紫泥最为珍贵。这些泥土都是经过反复筛选和精制后才能使用。
2.配方调制:制作汉瓦柴烧紫砂壶的泥土需要进行多次混合和压制,以达到一定的比例和质地。不同的泥土混合比例和配方会使得成品的口感、手感、渗水性等产生巨大的变化。
3.雕刻制作:在泥土调制完成后,匠人将根据设计图案开始雕刻。汉瓦柴烧紫砂壶的图案通常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制作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因为一旦泥土损坏就无法修复。
4.烧制工艺:将已经雕刻完成的泥坯送入窑中进行烧制。汉瓦柴烧紫砂壶的烧制时间至少需要48小时,而顶级的柴烧紫砂壶则需要100多个小时的烧制时间。烧制温度的掌握也非常重要,过低会导致壶身无力,过高则容易使柴烧紫砂壶变形。
三、特点与优势
1.保温性能好:汉瓦柴烧紫砂壶的好保温性能是由于它的壁厚以及壶身的小孔所造成的。这些孔洞可以让茶水在煮沸时自然冒出来,同时也可以保留茶汤中的精华。
2.使用寿命长:由于汉瓦柴烧紫砂壶的质地细腻、结实耐用,使用寿命可以达到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柴烧紫砂壶的内壁会越来越光滑,从而增加了茶汤的香味和口感。
“秦砖汉瓦”的金碧辉煌虽早已淹没于历史烟云,但作为秦汉时期的鲜明文化符号,它真实再现了博大精深、广袤深邃的华夏文明遗韵。抑或就是凝聚在这秦砖汉瓦中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它们拥有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力。“秦砖汉瓦”至今仍使人们被它所散发出来的神秘气息感到惊讶和钦佩,于无声处听惊雷。而汉瓦壶就是根据汉瓦的造型设计。
什么是汉瓦柴烧紫砂壶
汉瓦壶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仿制此种款型。而之前杨彭年的一款汉瓦柴烧紫砂壶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圆筒形壶体,上侈下教,短流势较直。盖平略见弧,桥式钮,钮面阴刻海棠纹样。泥质坚结,砂色暗红。壶盖子口制作圆而不规,转捻即紧,拈钮可以翕起全壶。
原版曼生十八式中的汉瓦壶属于圆器壶型,整体简洁明快,摒除了繁琐陈旧的装饰式样。壶体呈圆筒形,盖平,略显弧度,桥式钮,坡覆平缓;盖面微鼓,敦实厚道;壶流弯短,侧面观之与壶身协调一致,正面赏其则堂堂正正,四四方方,给人以从容大度的君子仪表气概;环把方形,有梯形棱线,执握应手。全器思致渊雅,古趣昂然。
泥料采用粗砂清水泥,壶的容量在260cc,大口盖设计投茶方便,全手工精心制作,大口盖压口;弧形钮呈片状散开搭接在壶盖上,耳形把端握舒适。
作者提醒关注:视频号:观若茶器 抖音号:御品源柴烧 抖音号:观若陶瓷旗舰店
885选号网 “观若官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674728848@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